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仔細詢問后發現呂師傅是前天晚上喝了酒睡覺,第二天睡醒發現胳膊麻了,手腕不聽使喚地垂了下來,手指怎么也伸不直了……其實,這是典型的橈神經損傷的癥狀!
臨床橈神經損傷的癥狀可能包括疼痛、麻木和/或感覺異常,也可能出現手腕下垂和手指下垂,患者往往因為垂腕而就診。
為什么會損傷呢?因為在很多人睡覺的時候可能習慣壓到了上肢某個部位,橈神經剛好就在這個下方和外側的地方通過。尤其喝完酒之后,睡的可能特別死特別沉,一個姿勢保持的時間特別長,當他一覺睡起來的時候,已經過了七八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起來之后發現他的手就像“不見了”一樣不聽使喚。損傷具體癥狀則取決于損傷的位置和類型。比如這位呂師傅,只出現了手腕下垂的情況。
那怎么診斷橈神經損傷呢?
通常,醫生可以通過對具體部位的感覺和運動檢查來確定受傷部位。一般情況下,醫生會進行神經電生理檢測,來診斷和明確病因。呂師傅在我們電生理肌電圖室進行了肌電圖檢查,明顯的改變是患側的上肢橈神經有節段的波幅下降,而對側上肢顯示正常,這樣我們就把橈神經的損傷位置準確定位到橈神經溝,“手不見”的原因找到了。
那什么是神經電生理檢查呢?
它是利用神經及肌肉的電生理特性,以電流刺激神經記錄其運動和感覺的反應波;或用針電極記錄肌肉的電生理活動,來輔助診斷神經肌肉疾患的檢查。特別是對于下運動神經元、神經根、神經叢、神經干、神經肌肉接頭及肌肉的各種異常,可幫助鑒別病變的性質 (區分神經病變或肌肉病變)、位置 (神經根、叢、或周圍神經病變)及嚴重程度,以協助正確臨床診斷、選擇正確治療方式,及評價效果與預后。
那生活中哪些情況容易損傷橈神經?臨床上除了骨折和其他創傷外,橈神經常見于受壓而損傷。比如佩戴過緊的表帶、拐杖使用方式不當、一些長期、反復運動如果涉及抓握或上臂擺動,也可能會帶來損傷。常見的如網球或高爾夫球運動。這也提醒我們在進行相關運動或進行體力勞動時注意防護。又比如學生在中午休息的時候,趴在桌子上睡覺,睡的時間久了胳膊麻,也是因為橈神經受到了壓迫導致的。還有一個我們叫周末綜合癥,人們在周末的時候比較放松,睡個懶覺,很有可能一個姿勢壓的時間長出現橈神經損傷,今天這位呂師傅就是這類情況。提醒大家,疫情之下,居家休息也要注意睡覺姿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