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初雪剛至,漸入寒冬,加上疫情當下缺乏鍛煉,不少中老年朋友明顯感覺足部發涼,甚至出現運動后小腿酸困疼痛,必須找個地方休息休息才能繼續走路的癥狀。
好多人以為是老寒腿或者是腰椎出了毛病,進行治療后癥狀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
實際上這種“走走停?!痹卺t學上有個術語叫做“間歇性跛行”,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最主要臨床表現。
什么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人體的動脈相當于灌溉莊稼的河流,河流給莊稼輸送水分和養分,動脈給人體的組織輸送氧氣和能量。 隨著年齡的增大和血管的老化,部分“河流”出現了“泥沙堆積”的情況,即下肢動脈壁上脂質斑塊沉淀堆積,而使其變得變得僵硬和狹窄,狹窄逐漸嚴重后甚至出現完全閉塞,就會出現相應的缺血癥狀,即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1、輕微癥狀期 癥狀比較輕微,僅出現下肢怕冷或者活動以后的不適癥狀。 2、間歇性跛行期 也就是我們最開始提到的“走走停?!?,癥狀比較典型,臨床上稱為間歇性跛行期,即走一段路需要休息,再走一段路又需要休息。隨著疾病逐漸加重,癥狀也會逐漸加重,休息的距離會逐漸縮短。 3、靜息痛期 患者會出現即使不走路時,腿部也會出現疼痛,甚至可能24小時都在持續性疼痛。 4、組織壞死期 患者會出現足部的壞疽、潰爛,甚至會出現局部發黑、壞死,此時期已經比較嚴重。 除了上述所說癥狀外,需要注意的是當病變涉及主-髂動脈時,疼痛可發生在臀、髖和大腿部,并可伴有性功能障礙。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可以做一些最初的基本判別和簡單自查。 當下肢缺血時間過長時,肌肉、神經等就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傷,從而導致必須截肢保命等嚴重后果。 那么,當出現下肢疼痛后快速甄別是否因為下肢動脈疾病引起至關重要。 腰椎疾病引起的下肢疼痛為從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直到足的放射痛,通常坐下或者蹲下休息可緩解癥狀。 “老寒腿”,即膝骨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關節周圍,常常伴隨屈伸關節時的疼痛加重或活動異常。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引起的下肢疼痛是由于動脈循環差引起,因此其典型的特征是患肢皮膚溫度降低,同時出現發白、發紺等顏色變化。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進行簡單自查——“看一看,摸一摸,走一走”。 看一看:就是看足部的顏色,有沒有變白或變紫暗; 摸一摸:用雙手手背交替感受小腿和足部的溫度是否有發涼;或用食指和中指觸摸足部的兩條動脈-足背動脈、脛后動脈的搏動是否存在,有沒有減弱。(足背動脈體表位置在腳的內外踝連線中點到第1.2足趾的連線,比較表淺,一般可以觸摸到搏動;脛后動脈在內踝下方1橫指處,相對較深,觸摸有一定難度) 走一走:就是以正常的步行速度走一段路,感受一下小腿或下肢有沒有酸痛等不適。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自查還是有相當大難度的,沒有經過專業醫學培訓的人很難辨別,所以及時到有血管外科的醫院就診進行相關的專業檢查是最好的選擇。 以下幾種檢查方式可以很好地幫助診斷該疾?。乎纂胖笖担撞縿用}和肱動脈處測量的收縮壓比值),下肢動脈彩超檢查,下肢動脈CTA和下肢動脈造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