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見面打招呼的方式變成:
嗨,你陽了沒?
嗨,你燒不燒?
???39度?挺高??!
這不,最近一段時間,醫院發熱病人也明顯多了起來。那么有患者就問了,發燒了可以做影像檢查嗎?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哦。
臨床上我們認為37.3~38℃是低熱,38.1~39℃是中等度熱,高熱是39.1~41℃,超高熱在41℃以上。
我們平時所說的影像檢查是指DR、CT、骨密度、鉬靶、磁共振等。
因為檢查時間短,成像比較快,一般是可以正常檢查的,只要做好常規的輻射防護和感染防護;這些防護您不用過于擔心,影像科的工作人員早已細化工作流程,每個患者都能得到有效保護,只要配合檢查,剩下的盡管交給我們。
是測量骨內礦物質含量的檢查,輻射很小,發熱病人也是可以做的,每一位患者檢查前后我們都會常規的消毒處理,不過骨密度作為非急診患者的檢查,我們還是建議先治療發熱之后再來檢查,以減少傳染性疾病交叉感染風險。
這個可就不一樣了,由于工作原理不同,磁共振檢查會使被檢查者不同程度的發熱,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曾經有一篇文章研究了193名兒童在麻醉情況下接受磁共振檢查后的體溫變化,結果顯示,有29%的患兒在長達40分鐘的磁共振掃描下,體溫會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在麻醉情況下,患兒體溫會降低1-3攝氏度,因此磁共振引起發熱確實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安全問題。因此我們建議:中熱的患者需暫緩磁共振檢查,確需檢查的要在嚴格監視下掃描,高熱患者應該禁忌磁共振檢查。
那么答案就有了,發熱能不能做影像檢查要分情況的,您了解了嗎?
文/郁永虎(影像科)